政治電影佳作《行動代號:孫中山》


@張錦滿 - 2014/11/24

易智言蟄伏十二年,新作《行動代號:孫中山》反應卻普通,只在2014年金馬獎贏得最佳原著劇本獎。該片來到香港,先在國際電影節的〈亞洲電影節〉上映,繼而公映,然而賣座冷淡。我要趕寫本文,希望有讀者及早關注該部有可能是華語片歷來最佳政治作品。首先給不知道易智言的讀者提供補充資料,為甚麼我們要關心這位導演?乃因為他的2002年作品《藍色大門》可列入中學生電影經典。大家上百度網打「藍色大門」四個字,便會見到131萬多條連結。在大陸,可能有數以百萬人(大學生為主)看過該部電影,而曾經對該片發表意見者甚眾。

Image Credit: Unsplash
  Image Credit: Unsplash

關心中國社會的朋友,留意該部台灣中學生電影,除了可理解今天大陸大學生的思想外,也同時候賺到「花紅」,認識到今天兩位演員陳柏霖與桂綸鎂為甚麼會在大陸紅透半邊天。回到《行動代號:孫中山》的政治內容,它的故事核心是消滅孫中山銅像。從1920年到1970年代中,孫中山常被稱為國父,然而近二、三十年,不時有歷史學家質疑他的貢獻,他的歷史地位似乎逐漸淡出。今天兩岸,紀念孫中山的活動都在減少。該電影直接去到消滅我們傳統上的國父,政治意識確實強烈,可謂震撼。

政治故事,一般都複雜且艱澀,然而這部卻例外,它簡單易明,片中比喻亦都淺顯,任何人都看得懂,並且看後還會急不及待發表個人意見。這齣戲除了要消滅孫中山銅像,還揭露今天台灣貧窮家庭的面目,而且深入講到台灣隔代貧窮,短期內不會改善。這齣電影主題內容沉重。

有趣的是,該片故事部份情節,帶點荒謬,例如說兩位中學生比較誰人家裡更窮,那便引發不少笑料。此外,影片多鮮明顏色,連大量夜景,都因為街道有積水反光,畫面合理變得亮麗。另一方面,此片全由臉孔俊俏年青人演出,看得舒服,而他們在戲裡面,很多時戴美少女面具,相當趣緻,於是全片調子輕鬆爽朗。默片大師Chaplin的電影講貧窮,引人發笑,這部電影也一樣。

《行動代號:孫中山》厲害在:它以輕鬆劇情、愉快亮麗畫面,帶領觀眾慢慢進入沉重主題裡,並思考其內涵。大家放心,整齣戲好看,不像看其他反映貧窮家庭的電影那樣痛苦。我看過鄭文堂導演的《夏天的尾巴》(2007),以清新形式講台灣貧窮,不錯,而易智言今回表達效果更傑出。

此部電影的結尾,尤其令我欣賞。兩批爭奪偷取孫中山銅像的中學生,其實已經成功大半,只要雙方合作,便可如願以償。可是兩位領袖,堅持不肯讓步,不與別人分享利益,結果兩人相爭,害到整個計劃功虧一簣。該場戲易智言處理甚佳,安排兩位領袖學生在深夜卻亮麗的雨後街頭,苦苦相纒,在地上打滾,歷時相當久。整個十字路口,周圍空無一人,他倆便無休止地爭奪下去,看得人痛心。易智言正正表現出今天台灣政治現實,兩黨其實合則有利,可是很多時,卻無謂相爭,終於敗事。(完)


#####

作者發表於各大報刊雜誌的文字,現經由作者整理重刊,公開閱讀。

[ #2014電影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